校内动态

润心启智真语文,实践转化大课堂

发布机构: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

日期:2021年06月07日

初夏的六月,绿意盎然,欢声笑语,202162日的下午,培星小学一层多功能厅内一场主题为“润心启智真语文,实践转化大课堂”的语文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本次教研活动又一次迎来了我们的老朋友,北京教育科学院基教中心小语教研室的特级教师张立军主任,还吸引了很多校外教师。

张立军主任为大家展示了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《手指》一课的课堂教学,课堂氛围幽默风趣、充满智慧,将近两个小时的课堂,时不时响起五(2)班的孩子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。张主任精心设置学习情境,潜移默化地将课内、外阅读相联结,让学生运用联想、想象等学习支架,完成小练笔。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,使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有了更深刻地理解。课后,张主任还针对此次课堂教学进行了现场答疑,与在场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和交流。对于如何在教学中转化视角,发挥每堂课的功用,如何化解语文学习中的难点,形成解释,以及高年级学生怎样在练笔中,将阅读转化为己用,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讲解。


生动的课堂,发人深省的讲座,让学生和老师们收获甚丰,以下是活动结束后,老师和五(2)班同学们的感言。

今天有幸聆听张立军主任执教《手指》一课,醍醐灌顶,受益匪浅。语文是课,更是艺术,是思想的集合。张主任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开课,轻松自在。用课后练习打通作者、编者与读者的代沟,老师教的务实,学生学的扎实。练语文习惯,听说读写齐头并进:1.听:倾听很重要,倾听中能辨析。2.说:先说手指,再说联想到的人物。3.读:文学作品的补充,与选文关联的语句一一对应读。4.写:写字如本人,写字有速度,写字不受干扰,写字减少涂改。处处有指导,处处有方法。练语文能力,四大维度,统一协调:1.默读课文与信息提取相结合。2.信息罗列与内容比较。3.方法归纳与实际运用。4.语言实践与转化运用。让能力的训练从内容出发,在表达处着笔。练语文素养,看文,看人,看风格:1.由表及里,看内容。2.大道至简,看方法。3.学以致用,看表达。语文教学,教和学需要像艺术一样有灵魂,有章法。这个灵魂就是一课一得,这个章法就是单元核心训练要素。

——杨敏


在张立军老师的课上,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学生之间的互动。让我感受到了同伴教育,生生互动对孩子语文素养提高的影响与作用。张老师的生生评价不是流于表面的评价其他同学的回答如何,更重要的是评价其他人是如何回答的。让课堂不是为课本,不是为教师,更不是为了流程,而是为学生真正的思维方式成长而服务。

——肖瑶


今天下午,我们有幸聆听了张立军主任的现场课,张主任用风趣幽默的语言,带领着在场师生一起徜徉在妙趣横生的语文世界,一字一句皆是乐趣,一言一语都是生活,一个多小时的课,让学生意犹未尽,也让我收获颇丰。“生活无处不语文”,我想这就是语文最大的魅力吧!

——赵路爽

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问我像哪根指头?我略微思考了片刻,有些紧张地说:“像无名指和小指……”老师夸赞我谦虚,气氛一下子活跃了,我给出了理由:虽然无名指与小指能力薄弱,但还是有优点,比如说是兰花指中最美的两瓣。老师欣慰地笑了,并问了我的姓名,我得意极了。

——五(2)班 张萱


张老师非常幽默,总是逗得同学们放声大笑,大家相处得其乐融融。张老师还请同学们扮演丰子恺与吴承恩的对话,大家甚是开心。此外,张老师还把《手指》和《西游记》进行对比联系,使我们明白何为“联想”、何为“想象”。

——五(2)班 王辅仁